入网口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详情页

维修保障车间:协同发力保生产 窖期维修筑根基

文章来源: 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9日 文章作者: 罗安勇

  9月24日,随着茅台酒股份公司制酒十二车间1班员工完成七轮次生产,正式进入窖期,维修保障车间制酒二工段在工段长陈庭兵的带领下迅速进驻该班组场地,一场保障新年度生产的维修攻坚战就此拉开序幕。

  现场很快被急促的脚步声、工具车滚轮声与电线拖动声填满。此次窖期维修任务艰巨,制酒二工段需完成制酒十二车间至十八车间所有行车线路的更换与保养,为即将到来的新一年度下沙生产扫清设备障碍。

维修保障车间制酒二工段员工合影

  半小时后,维修保障车间土建维修管理员曹宏也带领第三方施工人员抵达现场。两拨队伍虽分工不同,却有着相同的目标——协同推进制酒十二车间1班晾堂地坪翻修与窖底泥更换工作,以最高效率完成维保任务,为后续生产筑牢基础。

  维修保障车间党总支副书记黄家兴介绍,此次维保工作覆盖茅台酒所有制酒、制曲车间生产设备,其中制酒二工段负责的7个车间投产于2007年至2011年,行车电缆及相关电气设备已达到更换时限,维修迫在眉睫,任务艰巨程度不言而喻。

陈庭兵正在铺设行车线路

  面对繁重的任务,陈庭兵每天清晨8点,便出现在管辖区域内。拥有19年工龄的他,对每一台行车的性能状况了如指掌,现场总能听到他清晰的作业指令:“老张,2号行车的滑动制动器间隙按标准再校一遍。”“小王,你那边把工具收齐,别留隐患。”……陈庭兵表示,今年窖期较去年更长,为工作争取了更多时间。工作中,他既是技术核心,也是现场调度者,始终在一线统筹协调,及时解决各类问题。

余游在安装行车电线

  在另一边,二工段维修7班班长余游带领三名队员正对一台故障频发的行车进行检修,在作业现场,他一边拧动扳手铺设新线,一边向同事传授接线技术要点。

  余游的工作主要围绕行车电缆更换展开,今年5月,他曾在高温狭窄空间内,不到20分钟便成功排除一台行车停摆故障,保障了班组生产进度。不仅如此,余游还主导了多项工用具小改小革,如修改制酒冷却水减震支架,有效降低生产用水量并延长冷却水阀门使用寿命;优化弹糟架设计,让糟培下窖时更松散。这些优化成果,在此次窖期也被推广至更多车间试用。

曹宏与第三方工作人员交流

  曹宏的工作则聚焦晾堂地坪翻修与窖底泥更换的协调与监督,小到三合土质量检验,大到安全措施落实,每一项事务他都亲力亲为。他的记事本上,详细记录着各车间、各窖池、各晾堂的施工进度,每完成一项,便及时勾选标记。据他介绍,土建维修团队已在国庆假期期间,提前完成了制酒十二车间至十八车间全部窖底泥更换的开挖和回填工作,晾堂翻修工作也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为确保第三方作业质量与效率,维修保障车间建立了严格的管理监督机制。陈庭兵的日常巡查路线特意涵盖第三方工作区域,对线路布局、高空作业安全等指标进行严格检查,确保第三方执行与车间内部相同的作业标准;曹宏则负责核对第三方人员资质,检查工器具是否符合安全规定,监督作业流程是否遵循既定技术方案,要求每次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交底,完工后需签字确认,检查表上详细记录着每个作业点的维修项目和检查结果。同时,维修保障车间领导班子设定明确的时间节点和质量标准,开展全流程监督考核,并提供必要的协调支持,确保内部员工与第三方团队实现无缝衔接。

  陈庭兵算了一笔账:平均每名员工需承担近4个班组的设备保障任务。正是依靠合理分工——他负责全局调度与技术支持,余游带领班组攻坚关键任务,曹宏保障工作高效安全运转,再加上第三方力量的补充,才形成了完善的协作体系,有效弥补了人力缺口,让维修任务得以有序推进。

  

黄家兴(左)在验收现场

  在新一年度茅台酒制酒“下沙生产”启动前,黄家兴也对维修现场进行了一一验收。

  当第一批生产工人走进车间开展下沙生产时,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场地和全新升级的设备。这些设备的顺利投用,离不开维修保障车间全体员工及第三方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他们在假期中坚守岗位,通过高效协同完成各项维修任务,用专业和汗水为茅台酒生产筑牢了保障根基。

  

  

一审:任旭 王城

二审:陈杨 蔡忠成 方存芳

三审:王幸韬 吴德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