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8日 文章作者: 罗乐
在茅台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各基层党组织紧紧围绕“红心向党、忠心报国、初心为民、匠心强企、同心筑梦”的“五心”党建品牌核心内涵,将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涌现出一批政治建设强、组织功能强、作用发挥强、服务发展强、队伍建设强的“五心”战斗堡垒。
从制酒二十四车间的“树型党建”到物资供应链上的“党建+”模式,再到黄浦江畔的初心“沪”航,这些特色党建品牌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和凝聚力,为茅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红色动力。
制酒二十四车间党总支:“树型”党建赋能传统酿造
党建引领定方向,基层治理提效能。在茅台集团“五心”党建品牌的指引下,制酒二十四车间党总支以“二时四酿”特色党建品牌为抓手,将“党建与生产双核驱动”理念深度融入生产全流程。近三年来,车间以综合产量完成年度计划134%、质量达标率165%、吨酒能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实绩,成功入选第六届国企党建创新优秀成果案例,构建起党建与生产深度融合的特色发展路径。
在组织建设层面,车间党总支围绕“质量是生命之魂”的质量信仰,创新构建了“树型”党建工作模式。通过深化“1+2+N”党建网格管理体系,将90名党员分布在32个班组,形成“每栋厂房1名工艺指导员、2名质量监督员、N名技术骨干突击队”的立体架构,实现党建网格与生产单元精准对接。通过党员责任区“揭榜认领”机制,形成“揭榜-攻关-转化”的技术难题解决闭环,确保党旗始终在生产一线高高飘扬。
同时,构建思想、文化、人才、创新“四维融合”管理体系,以“红色基因传承矩阵”将遵义会议精神与“工匠八步”工艺培训结合,开创沉浸式党课+工艺复盘模式,将红军战略智慧转化为“堆积发酵动态调控”等技术经验;积极响应企业文化建设号召,以《茅台玖章》为核心教材,深入探索“党建+文化”融合发展路径;人才与创新方面,实施“菁链工程”,通过理论+实操师带徒机制和技能竞赛,使技能人才占比提升至96.63%,涌现劳模工匠等先进人物302人次,获省级荣誉23人次;以数据+经验双驱动模式实现8道工序、59个环节数字化管理,推动传统经验决策向科技赋能转型。
在生产实践层面,车间首创“日排查、周通报、轮次小结”精益能源管控模式,结合“黄金5分钟”班前安全教育、“轮次环保日”制度及“一月一警示+政治家访+廉洁家书”组合拳,构建起全方位风险防控体系。通过“两精四线双达标”管理模式(精益化管理、精细化操作与水分、营养、溶氧、操作“四线”指导),确保“感官+数据”双达标,实现连续五年产质双丰收。在创新驱动方面,党员带队QC小组攻关形成“课题立项—党员领衔—团队攻坚—成果转化”链条,装填围边工艺改良等小改小革显著提升效率。
在社会责任层面,车间党总支积极将党建引领延伸至社会服务,榕江洪灾期间,党总支迅速响应,筹集9万余元善款支援灾区重建,并组织党员先锋队多次开展帮扶活动,包括援助特殊教育学校、资助困难学子、开展环保巡护及端午文化主题公益活动等。此外,通过创作和排演情景剧、朗诵等100余件员工文化作品,进一步增强组织凝聚力。
从“1+2+N”党建网格管理体系,到“菁链工程”育成人才森林;从“数据+经验双驱动”赋能传统酿造工艺,到“四融”文化体系深度滋养员工匠心,制酒二十四车间党总支始终将党建深度融入生产、管理和文化实践,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展现“党建抓实了是生产力,抓细了是凝聚力,抓深了是竞争力”的生动内涵。
物资供应中心党总支:“党建+”模式织紧供应链
在茅台集团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中,物资供应中心党总支以党建为“红色引擎”,将党的组织力深度注入供应链每一根脉络,构建起“党建+”管理模式,以“思想共鸣、基地共建、协同共进、发展共享”为核心,通过将党的组织建在田间地头、仓储库房与生产一线,用三年时间成功织就了一张覆盖全产业链的智慧网络,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供应链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在政治引领的“红色磁场”中,党总支以“第一议题”制度为抓手,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具体实践,2024年295次“第一议题”学习如同精神灯塔,照亮从原料种植到包材验收的每个环节。高粱、小麦验收合格率均达99.98%,包材合格率99.56%的亮眼数据,印证着“质量是生命之魂”的深刻践行。党员干部带头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共话丰收。通过“党建共建”结对活动,精准对接基地需求,整合优势资源,将组织优势转化为供应链协同发展的实效。
组织建设的“红色细胞”在产业链上迸发活力。8个党小组如8颗璀璨明珠,镶嵌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高粱红了”党员突击队冲锋在前,从标准化粮仓建设到快速农残检测仪推广,从有机肥发放到新粮站启用,处处可见党员身影。为了深化产业链协同,党总支与技开公司党委、生产车间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共同破解质量提升难题,推动晶琪公司酒瓶生产合格率提升到99.42%,推动申仁公司5项包材生产工艺改进,让“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难题共解”成为常态,进一步推动供应链全链条提质增效,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
在品牌创新与文化建设,“红色矩阵”更是绽放独特魅力。“1+2+N”党建品牌体系如同繁花满园,“供应链”总品牌统领全局,“物丰源”“1234”等子品牌将党建阵地向高粱基地、仓储库房和业务区域前移。各具特色,各科室的“五精小组”“包罗万象”“红缨子”等文化标识更如繁星点点,共同构建起“总支引领、支部创优、科室聚力”的党建生态。这种创新不仅让党建文化深入人心,更催生出贵州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三等奖的荣誉。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党总支始终将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制定并实施《关于提升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系统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开展“悦享课堂”“岗位大练兵”、技能比武及师带徒等活动,2024年累计开展各类培训32次,覆盖1840余人次,并举办技能比武5次,参与177人次,首次实现了员工培训与技能比武参与率“双百”目标。此外,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积极推动供应链领域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全年共实施各类改进创新项目23项,形成8项重要成果,其中一项荣获贵州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三等奖,有效提升了干部员工的综合“战斗力”,为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强大合力。
从高粱种植的田间地头到包材生产的现代化车间,从原料验收的严格把关到数字供应的智能升级,处处跃动着“供应链”党建品牌的红色脉动。连续三年获评公司“先进集体”的荣誉背后,是玻璃酒瓶合格率的跃升,是高粱收购价11年翻5.6倍惠及11万农户的暖心故事,更是茅台供应链现代化转型的生动注脚。
上海实业公司党支部:“初心‘沪’航”驱动发展
作为茅台集团在华东地区的战略支点,茅台实业公司党支部以“初心‘沪’航”党建品牌为引领,以“守护初心、护航发展”为使命,通过“月督促、季调度”工作模式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地生根,在上海这座中国共产党初心之地,将红色基因与茅台匠心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党建与经营双融双促的特色发展之路。
党支部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2024年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110余篇,动态完善任务台账,通过纪检委员监督确保整改闭环。通过修订支委会议事规则、建立前置研究清单,将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各环节,细化37项措施推动治理能力提升,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政治根基。
在组织建设方面,党支部创新“党小组+部门”一体化建设模式,将党建触角延伸至经营一线。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组建市场服务突击队,带动员工在销售、人力、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攻坚克难。作为上海区域党建组长单位,不仅推动驻沪单位告别“居无定所”历史,完成51号公寓楼管理升级,更主动对接属地政府、医院,解决员工子女教育、医疗难题,通过开展培训、技能比武覆盖200余人次,职称评聘9人,打造出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专业化队伍,让红色动能成为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
服务发展实践中,党支部将“践初心”转化为发展实效,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个性化服务机制,完善专卖店、文化馆配套设施,通过茅台酒带动系列酒销售,实现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在华东市场管理中,建立“一领域一监督”清单,修订《销售管理办法》等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插手经营活动登记备案,构建起“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上海市台湾事务办公室、江苏国际友好联络会等统战工作,展现国企担当,让“沪”航承诺在服务大局中落地生根。
廉洁护航方面,党支部构建“标本兼治”廉洁体系,设立廉洁文化宣传栏,组织签订廉洁承诺书,开展廉政警示教育8次,积极打造宣传阵地,每月更新形势政策、法律法规等内容,结合“三八”妇女节、世界读书日等节点,开展技能比武、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将廉洁教育融入日常。建立销售、接待等重点领域工作机制,筑牢廉洁防线,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从政治学习的深度融入组织建设的创新实践,从经营一线的攻坚克难到廉洁防线的全面筑牢,处处彰显着“初心‘沪’航”党建品牌的磅礴力量。连续两年获评集团党建考核“好”等次的背后,是37项高质量发展举措的系统推进,是200余人次培训覆盖和9人职称晋升的人才成果,更是“亲”“清”政商关系构建中的责任担当。
从制酒二十四车间“树型党建”的根系深扎,到物资供应中心“党建+”模式的枝繁叶茂,再到上海实业公司“初心‘沪’航”的繁花盛放,这些穿透生产一线、田间地头与市场前沿的红色实践,正是茅台集团深化“五心”党建品牌创建的缩影。通过党建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与改革发展同向发力、与服务群众同心同行,基层党组织用精神灯塔凝聚奋进力量,在酿造高品质生活的同时,构筑起茅台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堡垒。
茅台集团基层党组织的生动实践,正是对“五心 ”党建品牌核心内涵的立体诠释与时代注脚。
一审:张映芳 王城
二审:陈杨 蔡忠成 方存芳
三审:王幸韬 吴德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