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详情页

历经11个月!沿途七站!带您盘点“茅台1935·寻道中国”寻美之旅……

文章来源: 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9日 文章作者: 李姿 张映芳 刘永波 罗永元

  

  今年1月

茅台1935携手《中国国家地理》寻道中国 从赤水河畔启程 沿“胡焕庸线”一路探索 与大美中国共赴山河盛景 寻“河山”之道 ,与自然共生

  寻“历史”之道,与文化共融

  寻“健康”之道,与生活共美

  寻“公益”之道,与社会共享

寻找串联大美中国的历史逻辑 中华文明体系中的文化象征 寻找在融合之美和共生之美中

  走出的茅台之道

  任之重,道致远

  以大企责任践行茅台担当

  “茅台1935·国之大医”一路相伴

  播撒公益种子,点亮岐黄星火

  在探美中寻道,在寻道中善行

  于大美山河中追寻至真向善

  山川,纵横交错

江河,波澜壮阔 从陆地边缘,到苍茫草原 从密林深处,到黄土高坡 …… 一段穿越南国北境之路 一次探索发现传承之旅 接下来 让我们穿越茅台的美酒佳韵 沿着著名的“胡焕庸线”

  再度重温探索之旅,共同感受大美山河

云南·腾冲

随季风扶摇直上,俯瞰七脉六江 99座火山雄峙高原,88处温泉喷珠溅玉 独特的干热河谷,斑斓的民族风情 马背上的千年历史,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宝库 勾勒出天地间的闲适自在 探索大地的地理之美、人文之美和神奇之美 茅台1935以“科学之道”,探寻茅台的“发展之道”

摄影/李恒宇

四川·阆中

溯流而上 一湾澄澈怀抱千年古城 九横九纵的极致格局 形成钟灵毓秀的“阆苑仙境” 碧江蜀道、铁马金戈、诗书曲韵 在这一爿江山胜处汇聚

  共同点染出大秦岭地区最美好的文明印记

在这里 阆中天人合一文化与茅台顺天应时的生产工艺深度结合 相同的文化脉络,演绎不同的传奇 共同在川黔两地续写自然之美的奥妙

  摄影/中国国家地理采编团队

  陕西·延安

翻越秦岭 奔腾的黄河点亮华夏文明的璀璨前路 八百里秦川千沟万壑 凝聚成自然历史的一圈圈指纹 黄土高原上的璀璨明珠 用高天厚土下的峥嵘岁月

  描绘出中华大地的壮志豪情

在这里 茅台1935与中国国家地理的探索精神融为一体 穿越历史长河,感悟中华文化的哲学高度和美学深度

  摄影/刘振杰

山西·平遥

向东 万里茶道与川盐古道跨越时空相遇 晋风商韵与匠人匠心兼容并蓄 灿若繁星的经世智慧,以商济民的朴素内涵 悠悠古刹间,晋商精神扎根生长 成为记录历史的绳结 在这里 茅台1935遇见传承至今的晋商精神 探信仰文化之美,启一场别样的相逢

摄影/中国国家地理采编团队

河北·承德

四季轮转,万物周而复始 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璀璨交融 造就出“一城人文经典,千载避暑天堂” 园林佳境,恢宏如画。民族文化,灿若星辰

  触摸历史文化名城的内在肌理

奇山之美、耕牧之美写尽山河壮阔 探寻传统与现代的奇妙交织 茅台1935与传统文化共鸣,与时代精神共振

摄影/中国国家地理采编团队

内蒙古·乌兰浩特

北上 云连绿海山如浪,遍撒丹青染牧乡  从“长生天”的五畜循环信仰 到崇尚自然的草原文化 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 在一卷卷游牧农耕的交织画面中 续写着人与自然的共生之美 热情好客的草原红城与茅台1935的一缕红色相逢 将草原的热情汇聚于此 共同谱写下属于茅台1935的自然生态之道

摄影/中国国家地理采编团队

黑龙江·黑河

踏入北国明珠 这里 是镜中的银装素裹,画里的重彩浓墨 凛冽冬日,塑造出神州边陲的极北气质 冰下是渔牧农场,冰上是竞技赛场 低温冻结了水面 却也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沿着茅台1935的美酒之路 串联起茅台与神州大地的最美风景线 与每站的自然、地理、人文融合 将爱与希望播撒在寻道之路

  摄影/中国国家地理采编团队

  走过“胡焕庸线”,回望来时路

我们在山河间对话 在寻美中聚势,在共赴中悟道 未来 “茅台1935·寻道中国”将继续前行 以美之名,向美而行 共寻大道中国,共赏大美中国

  编辑:李姿 李青

责编:陈杨 蔡忠成 方存芳

  编审:王幸韬 吴德望